清廷

对徐锡麟的刑罚,为什么异常残酷

为什么非得这么狠?说白了,清廷那晚吓破胆。徐锡麟领着三十个学生兵,一枪崩了安徽一把手恩铭,子弹穿过胸口,恩铭的马都没来得及跑两步。满人高官被汉人下属当众爆头,等于把“大清天命的脑门”掀开给全国看。朝廷要止血,只能把凶手剁成最碎的标本。

刑罚 清廷 恩铭 徐锡麟 黄花岗 2025-11-17 12:54  2

反清不是破坏团结,满遗并非满族本身,谁在刻意引发分歧?

这话能火起来,背后不是空穴来风,得靠一帮人在推波助澜。先说个词——“满遗”。别把它当成是说满族老百姓,词的意思是指那些在历史大变动里,选边站错、和外面势力靠得近、在民族危难时刻向外力靠拢的人。有人当年直接当了傀儡政权的支柱;有人为了保住利益投靠外人;还有人改行

晚清 义和团 太平天国 满族 清廷 2025-11-14 20:06  1

人均一两,全民蒙羞?《辛丑条约》赔款,藏着比割地更痛心的屈辱

1901年9月7日,北京庆王府的烛火昏黄如血。78岁的李鸿章早已油尽灯枯,枯瘦的手颤抖着握住笔,在《辛丑条约》上落下歪斜的签名。这份条约里,4.5亿两白银的赔款数额,竟与当时中国约4.5亿人口恰好对应——“人均一两”,绝非巧合!列强为何执着于用这样的数字羞辱中

辛丑条约 清廷 庆王府 盐税 镑亏 2025-10-30 10:30  4

一个王朝幸福不幸福百姓最有发言权,历史时间为证

从1644年清军入关到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,清代268年的统治史,本质是一部汉族百姓在屠刀与压迫下的生存史,更是一部“官逼民反”的百年反抗史。清廷以“高压统治”维系民族特权,以“腐败剥削”耗尽民生根基,最终让“起义”成为百姓活下去的唯一选择——正如史料所载,

王朝 义和团 清廷 天地会 李文成 2025-10-28 02:55  2

由《澎湖海战》谈清廷、郑台那些事儿

有网民认为,用这部片子反映当前台海热点话题,不怎么恰当;也有网民认为,这毕竟是在官媒宣传的,应该没问题。浪哥觉得吧,都有失公允,毕竟按照当下主流史观,清廷是当时的合法政权,把郑氏台湾纳入版图,也无可非议;但媒体播放的电视剧,也不能盲信,比如某部电视剧,在演绎台

澎湖 海战 清廷 郑成功 澎湖海战 2025-10-28 15:54  2

1777年,华人建“国”比清廷还民主?荷兰人惊了,乾隆却当弃子

1777年,一群中国人到婆罗洲坤甸落脚,不靠皇帝,也不靠祖上留下的名分,大家推选罗芳伯当头儿,他不是凭血缘上位,是大伙儿投票选的,干得不好,随时能换,这在当时不多见,清朝那边连个商量事的班子都没有,这边倒有个参事院,大伙儿常聚一块儿,一块儿议事情。

华人 民主 清廷 乾隆 荷兰人 2025-10-15 11:02  2

台湾建省,首任巡抚刘铭传竟先是反对的,清廷争论了4个月!

1885年10月12日,紫禁城军机处值房里,一道改变中国海疆命运的奏折正待裁定。慈禧太后最终朱笔一挥,颁下谕旨:“台湾为南洋门户,关系紧要,自应因时变通。著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,常川驻扎。”这道看似平常的行政命令背后,是一场持续了十五年的海防大筹议,更是用法

台湾 清廷 巡抚 刘铭传 台湾建省 2025-10-11 17:01  2

清末政权与地方精英,如何随权势转移而互相影响、渗透及排斥?

一九一一年六月一日午后,百余名行商、善堂绅士、村正均着大帽,奔波于天津各个衙门之间。在绅商们的坚持下,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陈夔龙不得不屈尊接见,恭听代表们力陈因长芦盐商拖欠外国银行贷款、清廷介入而酿成的风潮。绅商们一再恳请总督立即开释长芦纲总、天津商会总理、企业

哈贝马斯 清廷 王贤 盐商 长芦盐 2025-10-03 23:36  3

左宗棠收复新疆对于今天的中国有多大的价值?

中国最西部的一个大型城市就是新疆的喀什,眼光如果放在历史和时间的长河角度上,现在中亚南亚西亚,确实比较混乱。但是那些地方历史上也繁荣发达过。现在秩序混乱?难道中国未来不能统一中西南亚的秩序吗?这就需要一个前沿基地的存在。看地图,喀什距离欧亚大陆各个国家的直线距

新疆 左宗棠 喀什 外蒙古 清廷 2025-10-02 04:19  2